CN
CN EN

IM体育官网建厂60周年征文获奖作品

  • (一等奖)不舍的回望
    作者:邵春生 发布时间:2022.10.12

    在我的旧影集里,一直珍藏着两张老照片,距今都50多年了,我还会经常地翻出来看看。照片是黑白的,是用120相机拍摄的。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能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正因为少,就显得更加珍贵。在一次次的翻看中,每次都会唤起我对往事的诸多回忆。老照片背后深藏着多少难忘的故事,也记录着多少只有在那个年代才能看到的人与人之间那种既淳朴又深厚的情谊。我是1961年来到胶片厂的,正是共和国遭遇特大困难的年代,然而那又是一个人人只讲奉献、不计报酬的年代,那又是一个一边饿着肚子、一边又激情四溢的年代。1997年我退休了,在退休后的日子里,也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工厂的变化和发展。一个厂房,一台设备,一段岁月,一份真情,一砖一瓦皆为史,一草一木总关情,多么让人留恋以往的时光!去年,我满80周岁,也是我退休20周年纪念,我不顾自己年老体弱,毅然决然地只身到厂里走了一圈,从厂前区到老醋纤车间,从铁道专用线到3#机,沿着几十年来我自己走过的足迹寻找着我失去的记忆!下面就是与这两张照片有关的故事—甘为绿叶,托起红花——回望《空分工段》《空分工段》是胶片厂里的一个辅助工段。建厂初期胶片厂面临着重重困难,工作千头万绪,各项管理工作都没有走上正轨。各个单位的工作,特别是一些辅助单位的工作,除了依靠上一级领导的布置和安排之外,更多的是要发挥本单位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空分工段》正是这样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好单位。空分工段同志们在厂房前的合影(大约拍摄于1962年5月)后排左起第一人为作者,第二人把手搭在作者肩上的那位就是50年代回国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印尼华侨。这是建厂初期,空分工段同志们在厂房前的合影,背景上空旷荒凉的厂房和身后那杂乱无章的土堆,彰显出那个年代的困苦与艰辛。但是你再看看人们的神态和表情,却又是那样的充满着乐观与自信,这正是我们那一代人性格的写照!《空分工段》,那是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他们有的来自保定,有的来自河南,有的来自江西,有的来自东北,还有一位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归国华侨,真正是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中间有大学生、中专生、高中生、厂技校的毕业生。他们整天在一起摸爬滚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脉温馨,一缕魂牵,留下了多少刻苦铭心的回忆与怀念!《空分工段》,那是一个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伏在花下,陪花绽放的集体。从1962年春季到1963年5月,几近一年的时间,他们配合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安装队,顺利地完成了第一套空分设备的解体清洗,安装调试,联动试车。成为胶片厂建厂以来第一个进行正规联动试车的单位。我还清楚记得1963年5月1日,《空分工段》联动试车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这一天晴空万里,我们早早就进入了空分厂房,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敞亮、高大的厂房里,雄伟硕大的空气压缩机像一头雄狮,稳稳地匍匐在厂房的地板上。在它的北侧,一台将近10米高的分馏塔,像整装待发的火箭发射器一样,耸立在人们的面前。上午9时,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随着一声令下,空压机拖着沉重的轰鸣声,启动了,那直径接近2米的巨大的皮带轮,不紧不慢的旋转着,也不紧不慢的拨动着人们的心弦。一会儿,分馏塔的温度开始下降,-10C°、-60C°、-120C°、-270C°……温度在一点点下降,人们的信心却在一步步高涨。两个多小时之后,只见到距厂房不远处的氮气柜那巨大的钟罩开始缓缓地上升了,人们的欢呼声立即响成了一片,试车一次性成功了!多少个日夜的鏖战,终于在流延机试车之前制备出合格的氮气,为流延机的试车投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今天,我又有机会回到了阔别55年的老《空分工段》,但是,已是人走屋空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空分设备已经被取代,只剩下空荡荡的老厂房在向人们述说过往,厂房外那台庞大浑厚的氮气柜还在树荫下傲然地挺立着,似乎在向人们显示着往日的荣耀。回望空分工段老照片,心中充满无限的怀念,流年似水,太过匆匆,当年的胶片厂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风雨雨。照片里的同志们也同其他乐凯人一样,用他们默默的一生共同创造了乐凯的辉煌。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记起他们的名字!在乐凯这个大花园里,他们就像是一棵棵平凡无奇的绿叶,在盛开的鲜花面前,从来静默不语,把自己的毕生的精力和营养毫不吝啬地奉献给鲜花,守望着她们绽放,呵护着她们成长。消失的工段,不变的情感——回望《磁粉工段》和《空分工段》一样,《磁粉工段》也是一个辅助工段。但是它的现状还比不上《空分工段》,《空分工段》毕竟还保留了厂房和氮气柜,供人们怀旧,《磁粉工段》却连厂房都消失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深深刻在人们脑海里的故事和永远也忘不掉的情感。1965年,在经过了多年的打拼之后,胶片厂终于投产了。随之而来的是,拍摄电影时与电影胶片同步录音使用的电影录音磁带不得不被提到日程上来了。生产磁带,必须要使用磁粉。当时国内还不能生产。新型的晶种法磁粉,在厂研究所的磁带室刚刚研制成功,还没有放量。原有的磁粉生产设备又不能生产晶种法磁粉,必须要进行彻底的改造。在这种急迫的情况下,《磁粉工段》的一帮年轻人,知难而上,主动承担了改造任务,一场自力更生、群策群力的改造工程开始了。这场破天荒的以工艺工为主,以施工单位为辅的设备改造工程在经过了将近半年的拆拆装装、修修改改之后,终于竣工,并实现了一次性试车成功。继而于1968年5月1日正式投产。此后,使用自己生产的磁粉陆续生产了大量的电影录音磁带、地震仪磁带、普通录音磁带和盒式录音磁带,为胶片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次设备改造,不仅仅实现了自己生产磁粉的目的,同时还锻炼了队伍。这是磁粉工段的同志们在工段对面的小树林前的合影(大约拍摄于1970年左右)。第二排左起第二人为本文作者。《磁粉工段》是一个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著称的集体。人们都知道,胶片厂是一个精细化工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对净化的要求非常高,生产车间都是恒温恒湿,操作人员都要穿着防静电的工作服。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躲在一个角落里的这个《磁粉工段》却是一个高温高湿,个别岗位还要接触粉尘,操作条件很是恶劣的环境。但是《磁粉工段》的同志们,一直毫无怨言,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磁粉工段》的出色业绩,获得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但是那个年代没有物质奖励,只是从精神上给了他们很大的荣誉。1969年让他们派代表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建国20周年的盛大国宴;1972年让他们派代表参加了在市招召开的《保定市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1978年化学工业部又让他们的代表参加了在大庆油田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工业学大庆》会议,并获得了《全国化工企业红旗单位》的光荣称号。《磁粉工段》的同志们敢想敢干,勇于创新。在设备改造和生产运行中,涌现出许多的发明创造。磁粉生产用的晶种槽、生长槽及其空气分布装置;双支撑、旋转式的还原氧化炉;电渗析法纯水制备装置……这些都属国内首创,对磁粉生产工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只可惜,当时我们对知识产权的意识很薄弱,厂里也没有相应的奖励制度和保护措施,使这些很有创新意识的发明就这样听之任之了。不成想,几年之后我们中间的一名技术人员调到了南方的某一个专门生产磁粉的磁粉厂,他把这些技术稍加改头换面,移植了过去,在那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南方人思想开放,我们那位在保定并不起眼的老战友,在那里不但得到了提拔重用,还拿到了据说是数量不菲的奖金。《磁粉工段》是一个充满朝气的集体,在这里会让人感到一种永远奋发向上的推动力。工段建立初期,只有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他们个个朝气蓬勃,由于还没有生产任务,时间稍显空闲,便经常能看到他们练摔跤、抛沙袋、打兵乓球……随后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改造工程,和繁重的生产任务,工段就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发展壮大。在最鼎盛的时候,工段里集聚了10多位大学生;集聚了包括8341转业军人在内的10多位转业军人,更有一位隐名埋姓多年,受过5次褒奖的抗美援越战士;集聚了4名北京知青和两名从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回来的女战士……这些同志在《磁粉工段》这个小集体里得到了很好的锤炼,多年后有的被提到了领导岗位;有的调到了外单位,很快成为那里的骨干;有的成为了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在新的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还有两位已经著书立说,流芳于后人……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磁记录技术渐渐被新技术取代了,磁带事业的辉煌业已写进了历史。但是,人们应该不会忘记乐凯在用他的彩色胶卷装饰了一代人的青春,用最便宜的价格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彩照热”的同时,还曾经用他的盒式录音磁带也掀起了一股风靡全国的“流行歌曲热”,那时,大街小巷,公园广场,到处用我们的乐凯盒式录音磁带播放着诸如《外婆的澎湖湾》、《涛声依旧》等歌曲,委婉卓绝,让人们听的如醉如痴……今天,我迈着蹒跚的步履,旧地重游,在那一片曾经用我们的汗水浸透过的土地上,再也找不到我们那熟悉的厂房,代之而起的是一座挺拔的办公楼。然而,映入我眼帘的却不是办公楼的秀美,反而是当年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我仿佛又看到了跳进生长槽里清洗铁皮的李兰波、看到了在离心机上更换过滤袋的李大印、看到了在喷雾干燥器旁打浆的范文成、看到了正在给还原氧化炉加料的宋玉芝……屈指间,眼前这片热土,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白驹过隙,物是人非,当年的那些老同事,最小的也已进入了古稀之年。想起来,怎不让人浮想联翩,心潮澎湃。时近中午,我不得不恋恋不舍地踏上了返回之路。此时正值人间四月天,四月的乐凯园,大地泛绿,树荫低垂,百花吐蕊,桃李争艳。回望那我曾经为之付出宝贵青春岁月的《空分工段》和《磁粉工段》,已经旧影难觅;回忆那些曾经在一起奋斗过的战友,也已经天南海北,各奔东西了。乐凯在一天天从辉煌走向更大的辉煌,那些曾经为创建乐凯的辉煌而奋斗了一生的人们却渐行渐远,逐渐地走向衰老。他们中间除了为数不多的领导人和精英人物,已经名垂史册,但是为数众多的平凡的劳动者,却被淹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了。所以我想尽我的微薄之力,尽其可能地为他们留下一点点笔墨,以抚慰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同时对乐凯的后来人无疑也会是一种巨大的激励。

    了解更多
  • (一等奖)春秋六秩乐凯续辉煌
    作者:陈文杰 陈雨霏 发布时间:1970.01.01

    甲子庆丰年,一代代乐凯人书写着辉煌的纪元,弹指间,沧桑巨变,引以为傲的乐凯人用自己的青春讴歌出悠扬的企业创新文化。行止无愧于天地,辛勤地在每个平凡的岗位上工作,平凡中张扬着不屈的力量,是乐凯集团永葆无限创新活力的真实写照。历史这面年鉴之镜,映现出一个甲子跌宕的华章。六十年前,父辈精英集聚于此,挽手并肩开疆扩土,将曼妙的蓝图构建于华北大地、一亩泉旁,塑造出铿锵的首代乐凯人于峥嵘岁月中彰显的鲲鹏之志六十年间,你我芸芸、佼佼学子,用三次似涅槃重生般如虎添翼地创新发展,赢得了国人不计其数的赞誉,沧桑砥砺中是一辈辈乐凯人杰呕心沥血后的成就,升至万众瞩目、受人敬仰的高度六十年后的如今,新一代乐凯人仍旧以“乐凯人”自诩,这便是群贤毕至、不改初心的最佳

    了解更多
  • (一等奖)幸福乐凯
    作者:安衡 发布时间:1970.01.01

    每次回老家,碰见久未谋面的老朋友们时,常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你还在乐凯呢?在得到肯定回答以后,老朋友们会略带调侃的接着问:“哎哟,呆了都快十年了吧?”现在这个时代,在一个地方工作能干满三年,对很多人来说似乎都算是长的了

    了解更多
  • (二等奖)我和乐凯有个约会
    作者:吴永平 发布时间:1970.01.01

    1995年我上大学,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时代,我和朋友们最开心的事,就是一起出去玩,穿得美美哒,然后笑颜如花地拍上几张照片,那时富士和柯达的胶卷大概20元左右,对于我们这些穷学生来说太贵了,而乐凯胶卷12块钱一卷的,照相效果不错还便宜,自然成为我们的最佳

    了解更多
  • (二等奖)乐凯精英 君子之风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0.12

    春节前的周末,惊悉谢公悄然辞世。我急匆匆随儿子儿媳驱车飞奔天津。一路神伤无语,唯两行热泪长流。泪眼凭窗,北方大地一片苍凉迷蒙,但谢公那温文尔雅的形影似过电影,活生生地在我心屏上闪回,浮现……●六十年前,化工部电影胶片厂〔乐凯集团公司前身〕在“大跃进”鼓点声中破土动工。它像一棵梧桐树,招来四面八方的金凤凰,谢宜凤这个英姿勃发的上海青年赶来加盟了。从此,他落地生根在这个陌生古城,和IM体育官网结下了一世情缘。进厂前,他曾做过两年准备。195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洗印专业后,即分配至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简称新影)洗印车间工作。电影局一声召唤,他便兴冲冲地加入了胶片厂赴苏联肖斯卡第三胶片厂的实习团。头一年集训过了俄语关,次年又如饥似渴过技术关,白天泡在车间各岗位,晚上抄录技术资料,实习团中他年龄最小,每周末进城看一场电影是唯一的休闲娱乐。1957年,毛主席在莫斯科接见留苏学生,做了令学子们励志动情,至今铭刻初心的讲话:“世界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从此,他就背负这光荣使命不懈前行。当时的胶片厂并非一棵繁茂宜栖的梧桐树,只是IM体育官网梦雏形而已。建设蓝图铺放在古城保定西郊荒凉的旷野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第一代乐凯拓荒者在一穷二白的基点上艰难地开拓耕耘,付出了太多的辛劳和汗水,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大跃进,大干快上,中苏合同上的设备却久拖不到。新车间227吨“非标设备”历尽周折,才安插在上海机械局制造。24岁的小谢奔波于几家制造厂与公司之间联系沟通,重点是仿苏联的双层涂布机、实验用涂布机、电影胶片打孔机等85台(套)设备。他天天跑工厂协调关系,交待图纸的技术要求,一年半时间完工后再运抵保定。同时请来两位上海技工师傅,协助精细部件的安装调试。正值1960年炎炎夏日,小谢蹲点在试验车间参加机器安装。暗室、地下室密不透风、阴冷潮湿,室内外温差大,冷热交加,起初腿疼他不介意,最终导致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发作,只好架起双拐行走了。小谢本是科技图书馆查阅资料的常客,也是读者群中最年轻帅气的一位。当他拄着双拐走进图书馆时,虽一时残缺,儒雅气质依然。在那食不果腹,下肢浮肿和病痛袭来的日子里,他和陈兆初还合译了俄文版《彩色显影》一书,为工厂做了技术资料储备。●这年,苏州姑娘邹竞从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学成归来。人生何处不相逢,她留苏实习期间,与胶片厂实习团巧遇。这一对年轻的南方人在异国他乡初相识,三年后在保定相聚。心有灵犀,惺惺相惜,两年后佳偶天成。邹竞干练敏捷、热情似火,一生追求卓越完美,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在科研前沿攻关夺隘。而小谢从容淡定,以上善若水、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在特定时期的关键岗位默默奉献。二人成为相辅相成又相反相成的绝配佳侣。●1963年,国家科委批准了保定电影胶片厂磁性录音带实验车间设计任务书。为加强磁带研发力量,小谢被调到磁带做技术工作。新技术领域、新合作伙伴,他成为6人小组的新成员。随着技术力量的不断加强,土建设计完工,上级批准外汇进口涂磁设备。从此,他多次参加与日本哥伦比亚公司制造商谈判接触,又与专家原田茂久先生结缘,并保持了30余载的良好合作关系。他参与所有技术交流、商务谈判、设备验收、安装联动、化工投料试车以及指标考核全过程。他善于学习,迅速成长,干一行专一行。由一个门外汉,大步跨界于磁记录材料领域,后来成为乐凯感光材料、磁记录材料不可多得的双料专家。●正当这对伉俪艰苦奋斗、在各自岗位释放才华之时,他们有幸分到两室新居,出生后一直寄养在苏州的幼女,随外婆来保定团圆了。一家人刚刚享受几日天伦之乐,“文革”风暴骤起。家被抄,连女儿的小毛衣、小手帕也被展览曝光。当时小谢正在蛮子营乡下劳动锻炼,惊慌失措的邹竞飞奔20多里路找他商议。身无分文,只好向朋友借了路费,把可怜兮兮的老小安顿到北京大姐家。连夜赶回徒有四壁的空壳之家后,他俩度过了此生最漫长最黑暗的一夜。小谢本是出身书香门第的谦谦君子。突生变故,胸前被挂上莫须有罪名的黑牌牌,接受五七干校的“再教育”。他不知到何处诉说,便写了一份报告说明情况。经调查属实,从此不再追究,但没人给他平反或道歉。小谢只好自我解放,摘下那令人屈辱不堪的黑牌牌。但两室新居被收回了,二人重回不足15平米的筒子楼,而且由阳面降为阴面,幼女仍在苏州外婆家翘首遥望着北方。面对这巨大的人生变故、历史误会,他没舔着伤口度日,也不抱怨命运。而是将此作为人生历练,依旧从容淡定,默默承受。这正是他外带恭顺、內具坚韧的君子之风。在“文革”动荡中,在人生低谷里,他不做激进派,不当“逍遥派”,坚守谦谦君子本色,沉下心来刻苦自学日语和英语,以此修复伤痛,强大内心,成为厂里唯一掌握三门外语的技术人员。●“文革”后期,北京派来军管会“抓革命、促生产”。研究所获得一批宝贵又急需的外文技术资料,谢公的外语派上了用场。顺利完成任务后又调入科研办公室做管理工作。因为当时急需军工航空片,而卫星胶片刚刚研制。另外江青的样板戏,也急需制作大量高质量彩色电影拷贝全国放映。为加强本行业的科普教育,提高全员技木素养,曾兼做技校教师的谢公,又受命编写出版了16万多字的科普读物《电影胶片的工艺基础知识》一书。此书文笔流畅、通俗易懂,技术精准,是本好教材,在当时确实起到技术普及作用。当然,那时出书不能个人署名,只能以燃料化学工业部第一胶片厂研究所的名义出版。●1972年,他被派往广州交易会参加与日本小西六公司来华人员技术座谈。日方是来推销产品的,在提问中得知该公司乳剂制造过程已采用沉降法取代传统的水洗法,这种大量节水又省时间的新工艺令这位理工男眼前一亮,他和新结识的同伴建议外国专家局局长设宴款待日本专家,以便于深谈和长期友好交流。回厂后,他立即建议厂里首先在研究所开展沉降法试验。当时,已负责全厂科研工作的王世明与他跟倒班工人一起,在一号机参加沉降乳剂,和彩正2+4的挤压涂布试验。白天做乳剂,晚上溶化涂布,中、夜班连轴转地盯在那里。实在累了,他俩就轮流躺在办公室的长条椅上迷糊一会儿。那年月上下同心,热情纯净,工作为上为重,真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呀!掌握了沉降法新工艺,再配合以多层挤压涂布,这次技术进步,是用一次次的失败改进,再失败再改进换来的,使胶片涂布工艺水平向前迈进一大步。●接着,谢公又被任命为研究所彩色片室副主任,负责全面技术业务工作。这是所内最大最倚重的胶片新片种研究开发单位,技术力量强大。彩色片制造技术最初是从苏联照搬过来的,是以水溶性成色剂为基础的工艺技术。相对于美国柯达的油溶性技术有一系列的先天不足。从七十年代开始,国家组织保定胶片厂与上海、天津、福建公元感光化学厂以及化工、轻工研究所等单位开展合作。做了大量的结构合成,筛选分别适合正片和负片系列油溶性成色剂,再由各胶片厂进行应用试验,这就是轰轰烈烈的彩色胶片攻关会战。任何成功都来之不易,专题组的同志从油溶彩色剂高速搅拌乳剂分散开始,到多层乳剂中的应用,反差性能调整,直到挤压涂布试验等工作内容。从小试、中试到车间放量生产,每次都是答疑解惑的考验,科研人员日以继夜。在一次关键试验中,谢公又是亲历亲为,两天两夜不回家休息。人心齐、泰山移,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因谢公性情谦和,低调做人,高标做事,他在同事中有很高的威望和凝聚力。1976年开始使用乐凯油溶彩底拍摄《雁鸣湖畔》《芒果之歌》《新航线》等片。彩色底片的国产化已向前迈出关键性一步,实现周总理提出的“三年不进口”愿望指日可待。●“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如艳阳高照,春风吹拂。它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有了心态开放,思想解放,才感悟到不学跟不上、学习有希望!请进来、走出去的技术交流蔚然成风。西德爱克发、日本小西六和富士胶片公司来华并专程到保定参观座谈,谢公和另三位同志组成接待小组参加座谈学习,以了解国外感光材料行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态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已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要捷径之一。化工系统考虑引进胶片乳剂涂布,和聚酯片基制造技术的成套工艺设备,以加速国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从此,谢公的工作又转向了乐凯的技改领域。他首先参加了以中国进出口总公司名义派出的感光胶片与磁带考察组。一行12人于1978年11月跨出国门,西行欧美,东渡日本,对14家国外公司所属的20余家工厂,进行了为期59天的实地考察。考察是贸易探寻和技术考察相结合,通过现场参观、技术座谈和技术分析,对国外感光材料及磁记录材科的生产规模、工艺装备水平、质量标准、原料配套及发展趋势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眼界大开后,自然比闷头苦干心中有谱多了。考察期间,西德阿克发为打开中国市场,对技术成套输出较为热心,接待时热情坦诚,很是友好。除提供详细技术资料,还特意打开白灯,以方便在暗室接待参观学习,这种礼遇是非常难得的。美国柯达则相反,他们闭门谢客,拒不接待。不知是出于霸主身份地位的傲慢无礼,还是格外提防这来自东方的竞争对手。所以美国之行集中于杜邦、3M公司及其他几家专业磁带生产企业。早年赴苏实习是为乐凯第一次创业做准备。这第二次的出国考察已今非昔比,小谢已是年过不惑的谢公。乐凯人经过20年的艰苦磨练,奋发图强,正为第二次创业摩拳擦掌,坚实地迈进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大道上。眼界大开促进脑洞大开,知己知彼方能提升自我,不断超越自我才能赶超他人。在美国考察期间,恰逢中美建交,1979年元旦一大早,乐凯人亲眼目睹了中国大使馆国徽高悬,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斯文沉静的谢公在此存照留念,心头自有为祖国自豪的激情在涌动。此次东渡日本也收获颇丰。日本企业都有意和中国做生意,所以毕恭毕敬,热情周到。在小西六日野工厂参观了1974年建成的F-8生产线,当时生产X光片的日本东方经营状况并不很好,打算改造提升质量,因缺乏资金,此改造计划一直搁置,这在当时并不看好的计划,后来成为乐凯和东方达成合作的基础。●考察团风尘仆仆地国外归来。刚下飞机,接机的部领导就迎头泼来一盆冷水,国家外汇短缺,得做好继续艰苦奋斗的准备。秦仲达部长在办公室接见时,用坚毅的目光盯着陈总:“兆初同志,只能给你800万美金,外汇少就得靠自己呀。与南方两家企业全套引进项目比,这算是九牛一毛。你们要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失眠、思考、研讨,再反复梳理推敲、比对权衡,乐凯式的引进良策在陈总心头明晰起来,谢公则是他最信任的参谋和得力助手。他最后决断:.“工艺配方自主研发,辅助设备国内配套,设计安装也自己干,只引进部分先进的关键设备……”确实,全套引进可缩短差距,但暗藏危机。引进软件,人家给你的必是淘汰配方。原材料不立足国内,人家会卡你脖子,而且外国一贯将引进技术的产品拒之本国市场之外,这就是乐凯人少花钱办大事的出发点,这就是乐凯人铁铮铮的自强和自尊。冬日北京,寒风凛凛,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的谈判楼却不断升温。谈判席上陈总和谢公神态坦然而平静。来之前做足了功课,自然成竹在胸。在乐凯磁带技术引进中,谢公多次和日本商家打交道,实践出真知,自信即力量。陈总明察秋毫,智慧干练,谈吐掷地有声。谢公儒雅沉稳,不温不火,滴水不漏。经过20几天的艰苦谈判,在智力交锋和策略抗衡中终于大获成功!双方以满意且合理的价格达成协议。经四个半月调适操作,具有80年代世界水平的彩色胶片涂布生产线,顺利通过验收投入生产。这期间,谢公自然忙碌不迭。乐凯人的自强奋发精神,时不我待的办事效率,令日本商家惊叹不已。因为此前丅国引进全套设备是用了六个月时间安装完毕,两年后才投入生产的。●此次东渡日本考察时,又与原田茂久先生相逢。恰好他的工作已转向磁粉磁带工艺方面,能提供乐凯急需的技术资料和设备。经上级双重领导部门批准,乐凯正式聘请原田先生做为期两年的技术顾问。引进设备加“智力引进”,由他具体讲解和指导。乐凯人牢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古训。在吸收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改进。年轻人也勤于动手动脑,在高性能磁粉和新型录音带开发方面有了长足进步。1989年乐凯402型6.3mm电影录音带,和LK322型电影录音磁带被授予“国优产品”。为此,日本友人原田茂久先生也受到化工部主管部门嘉奖。陈兆初总经理破例在家宴请他以致谢忱。谢公欣然作陪,并赋诗一首点赞助兴。这不是普通的应酬答谢,而是中日磁带技术合作绵延40载,成功范例的印证。谢公晋升为厂工艺总工程师后,还一直关注磁记录材料的发展动向。他善于学习,知行统一,并不断总结受益。他的题为《磁记录材料的现状和展望》长篇学术论文,于1993年发表在《科技导报》上,与同行从业者分享。●我同家人驱车来到天津大学,只见“院士楼”单元门口一片寂静,没丝毫办丧事的迹象。家里也静悄悄,只有两篮鲜花散发着幽香。像平常日子,几位亲人围坐在轮椅上的邹竞身边。失偶之殤重创了她,满脸悲凉和沧桑。我俩相拥而泣,无语凝噎。我只能用最贴心的拥抱,安慰这深交了58载的闺蜜和挚友。记得元宵节前,她曾传给我二位寿星同日庆生的照片。烛光辉映,邹竞笑容灿烂,谢公神态欣然。儿孙环抱二老身后,一幅其乐融融全家福画面!人生无常,一晃周年。思维清晰敏捷,身板高挑挺拔,头发少须花白的谢公,年前因病住了一周医院,吃完早饭欲随女儿回家时,突发脑溢血悄然逝去了。为纪念乐凯建厂六十周年,他撰写的回忆录《我的乐凯情缘》未完成也戛然而止。做为贤夫慈父的暖男,他对相濡以沫56载的老伴及儿孙,该怎样的留连和不舍呀!年过八旬的邹竞院士,近几年入驻天津大学,在乐凯和天大合作项目的化学工艺系,教育部绿色合成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忙于科研新项目和做博导工作,退休后的谢公成为她的有力支撑。前年春节,邹竞因腿疾下车时失衡扑倒,谢公奋不顾身冲上去救助,不幸因压缩性骨折住院,令邹竞无限的心痛和愧疚。她跟我说过:“跟老谢在一起时间越久,越佩服他,越离不开他。他心地干净,宽人严己.于公于私只尽责任,不问名利,他的追求是至善至真……”他俩一个急脾气,一个慢性子,起初生活中难免碰撞。常常是谢公用低头莞尔一笑,赢来岁月静好。既是所谓重大分歧,也能平静化解。如女儿选择的男朋友在塘沽工作,谢公犯了嘀咕:“独生女远嫁天津,咱俩不成空巢老人?”邹竞爽快答道:“咱俩南方人终老北方,双方父母都是支持的。何况天津保定近在咫尺哩。”寥寥几句话,说得谢公口服心服。伴随着乐凯的日渐辉煌,邹竞这朵铿锵玫瑰在科研领域屡创佳绩。博学多思的谢公,总会为她查找资料,或相互砌磋,或偶有点拨。当邹竞成为多项荣誉的收割机,殊荣多多时,谢公依然故我,不急不躁,默默奉献。有些夫妻因性格不合,或境遇差异而争吵、甚至分离。他俩却能“君子和而不同”,相互欣赏和包容。因不同而丰富多彩,因丰富多彩而琴瑟和谐。岁月静好的家庭,推动了他们的事业有成。这时,乐凯的五位领导从保定赶来吊唁了,我陪在邹竞身边,听她恳切表达对领导的谢意。并表示谢公丧事一切从简,不向遗体告别,不必惊扰保定同仁和友好。让谢公悄悄地来,悄悄地走。这是他俩一贯的默契和风格,乐凯领导深表哀悼和理解。●邹竞院士没有退休一说,年过古稀,满头白发,依然忙于科研新项目。谢公2001年退休却退而不休,他和公司内外几位年轻专家合写了《涂布复合技术》一书。此书是胶片涂布实践和理论的结晶,2011年7月由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它曾在亚马逊同类图书中进入热销前十名,第一版多次印刷。为顺应涂布复合技术的发展,在出版社建议下根据读者要求,四年后做了修改补充后,再版发行。为适应我国光学功能薄膜行业发展需要,以添补国内在此类专业图书的空白,由谢公统筹,并参予编写了《光学功能薄膜的制造与应用》,由化工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全而介绍了平板显示噐件中所用各种光学功能薄膜的产品结构、性能特点、制造方法、市场动态及发展趋势。本书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是乐凯转型光学功能薄膜后生产经验的提炼,也是国外文献资料的精选介绍,对从业人员的学习提高,有宝贵的参考价值。谢公退休在家后,除支持邹竞的科研,还心系乐凯,不断为之抽丝剝茧。一位耄耋老者,还在为乐凯的第三次创业转型呕心沥血,黙黙奉献着余热。●回家后,我自作主张把谢公逝去的噩耗通过原研究所王工的朋友圈,由他转告限定的同仁和友好,在谢公火化之日,做身后的送别和追悼。果然,乐凯民间反响强烈,一封封情深意长的悼词和挽联飞向津门.,有的朋友给我电话转达对邹竞的节哀抚慰之情。其中,原磁带分厂厂长陈必源及改行导演和编剧的徐赵夫妇,也在电话中高度评价谢公是他们的好领导、好老师、好朋友,并褒以乐凯最有“贵族范儿”“士之操守”的通才和大家。谢黄夫妇合作的挽联更是把谢公形象和乐凯事业溶为一体,“万缕思念道不尽胶片创业鞠躬尽瘁,千篇华章写不完乐凯人生无私奉献”。●我翻动谢公那两本厚厚的遗作手书,字体娟秀潇洒,扉页题记:“斗转星移,花开花落,转眼已是耄耋之年。这么多年的酸甜苦辣已成过往,但回忆当年旧事,仍历历在目。乐凯的成长曲折多舛,辉煌更是来之不易……”题记简短凝练,字字珠玑,敲开了我的心扉,引发强烈共鸣。我和邹竞时常坦诚交流,彼此透明到清澈见底。我对静水流深的谢公更多的是尊崇,有了这份回忆录,我会更走近他,感受他情系乐凯的心路历程。一遍遍拜读谢公的倾心之作,我时而热泪盈盈,时而心潮起伏。他的乐凯情缘深情而理性,开始是娓娓道来,对创业中的艰辛,“文革”中的变故,都风轻云淡地一带而过。唯最后“感光材料行业‘大引进’和全行业合资的前因后果”一章,写得浓墨重彩。他以大量篇幅和详实资料写出一场没有硝烟的商战,乐凯在外患内忧命运攸关的竞争中,斗智斗勇,苦寻出路,保存和发展了自己。有的段落像是微言大义的檄文,谢公一改温婉的语言习惯,竟用了多个惊叹号,令人叹服又为之动容。在80年代,国民经济日趋好转,“彩照热”悄然兴起,电视普及直接打压了电影工业的发展。这就迫使以电影胶片为生产主业的企业,纷纷转向方兴未艾的彩照市场。两种思路、两种发展模式的争论暴发了,且愈演愈烈。一是以陈兆初为代表的乐凯思路;乐凯人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基础,适当引进关键设备与技术,以我为主发展我国民用感光材料工业。这一思路深得化工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二是以张景禹为代表的福达思路,认为只有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和技术,才可能发展自己。其实,乐凯式的成功引进是有目共睹的,自提升了涂布工艺后,乐凯彩卷有了三次升级换代,跨越了20年的时空,这种弯道超车,使乐凯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红色乐凯在与黄色柯达,绿色富士,在中国大地上演了“三国演义”之争。乐凯稳步地生存和发展,GBR彩卷摘取了“中国彩卷之王”的桂冠。然而,在“大引进”中那股浮躁喧嚣之风甚嚣尘上之时,南方轻工系统、地方省市及企业领导联动,进攻势头强劲。南方某大报的署名撰文的报告文学“草原Ⅱ号在行动”更是推波助澜,扬言“历史有时会被一种美丽的谬误引入歧途”。此话倒也一语中的,而最终导致“大引进”的洋务运动大失败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因福达以1.2亿美元盲目引进的是柯达50年代的旧设备,公元2亿多美元引进的富士设备虽先进,但原料受制于日本,原纳税大户最终背上了几十亿的债务,面对幻想靠大引进羽化成蝶的轻工企业,最终收获了一地鸡毛,谢公在回忆录中感叹道:“真是可悲可叹也!”其实,在此之前的1983年3月,陈总、谢公早已洞察其感光材料行业分属轻工、化工两部门的弊端,他俩联名向当时国家经委体制改革司递交了报告,题为《对感光材料行业体制改革的意见》。然而人微言轻,弊端显而易见、但积重难返。福达、公元背上沉重负债包袱,致使柯达公司乘虚而入。提出与中国感光材料全行业合资,以驱逐富士,垄断中国大市场。为了寻找出路,“几家欢乐几家愁”。福达、公元旧伤未愈,不思侮改,一厢情愿的想卸下负债包袱。而乐凯陈总明确表示,反对柯达以合资为名,吞并中国感光企业。谢公受命赴京,当面向国家计委汇报了乐凯以自力更生为主几十年的发展情况,特别是以我为主,以低廉价格引进关键设备建成的彩色生产线,大量生产销售彩卷和相纸,同时还生产彩色电影胶片,承担卫星侦察胶片及军用航空胶片的特殊任务。乐凯不反对合资,而合资必须“坚持中方控股,坚持乐凯品牌,坚持自主经营。”然而,乐凯思路的这股清流无力阻止来势汹汹的合资大潮.。1995年11月,谢公与毕福全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之邀,以专家顾问身份随咨询公司领导共赴汕头及厦门,分别对公元和福达进行实地考察,并做合资必须的资产评估。公元困难重重,破产都不行。因为广东国投公司曾为此项目发行国外公债,明年到期,破产不还贷会影响广东国投信誉。回京后,谢公又参加了由计委原材料司召集的对柯达可行性报告的评审会。福达、公元70亿的债务,每年利息7个亿。柯达提出要将中国行业提高到世界水平,须不断注入新技术。但柯达出尔反尔,既不承担债务,又不买资产,只出4.6亿美元对6个厂进行改造和安置,就占80%的股份,真是财大气粗、美国优先呀!福达花1.2亿美元从他们手中买来的全套设备,如今一文不值,这就是柯达的单边主义。当时谢公在评审中,特别指出:柯达合资实现后,必将对中国感光材料行业产生巨大冲击,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感光工业,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做柯达的子公司。1997年7月,中资公司再邀谢公参加柯达合资新方案的可行性评审。他向中资公司提出,请陈总(已退居二线,时任公司计委会主任)和他一起参加评审。获准后同赴上海参加柯达合资新方案的评审会。其中:柯达占股份80%,资金30800万美元;公元占股份10.3%,资金3975万美元;福达占股份9.7%,资金3725万美元。公元老总发言称,来之前才得知方案已改,受到蒙骗,向柯达公司提出抗议性意见,福达也表示对股东保密封锁态度不对。陈总、谢公自知大局已定,位低言轻,但依然为本土的大小股东发声。1997年7月25日,由陈总和谢公联名写出对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讨论稿3)的评估意见,其中一段话是:“‘特事特办’的前提应该是维护中方利益,柯达的正当利益应予维护,不合理的要求也必须拒绝。柯达出资合营绝不是施舍,更不是为了救活中国感光材料工业,而是为了垄断中国感光材料市场,以最大限度取得利益回报。”然而这明明白白的大实话因指向了“特事特办”,受到批评。在那场柯达〔中国〕合资乱局中,乐凯人始终保持着清醒,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1995年年底乐凯公司掀起了“公元和福达被柯达控了股,乐凯怎么办?”的全员大讨论。12月4日,陈总.在全体干部大会上,以演说家姿态慷慨陈词,做了“认清形势、振奋精神、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动员报告。在乐凯命运攸关之时,化工部领导来厂宣布免去陈兆初同志的乐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的职务,而授以化工部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的虚职。陈总的这次动员报告,成了他乐凯人生的最后“绝唱”,谢公扼腕叹息!陈总是对乐凯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领导人,他有胆识、有魄力、有才能、有威望、他全心全意为乐凯。曾荣获过全国化工优秀厂长、全国化工劳模、全国科技实业家创业奖金奖,不愧为中国民族感光材料工业的奠基者和旗手。但他在最不该退休的时候退休了,广大职工大惑不解。仅仅是年龄到点么?年龄到点倒是最好借口,其关键是,陈总在对待“柯达”合资问题上的“不唯上”举动太另类,实在令人不爽!在1995年,秦仲达老部长与曲格平主任〔原乐凯老领导〕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做了《关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建议——呼吁国家扶持与保护我国感光材料工业》的联合发言。之后,秦老不得已又在1996年12月12日单枪匹马,再次向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及各位委员提出题为《关于再次呼吁请求国家解救我国感光材料工业及市场免遭外资独占垄断的紧急报告》的书面报告。洋洋6000余字,历数中方与柯达谈判以来,柯达公司的苛刻要求,他再次紧急呼吁,请国家审时度势,瞻前顾后,慎之又慎,务必以国家之整体利益为重,断然拒绝这项合资方案。理由之一“……乐凯是自力更生为主搞起来的,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把乐凯成功的经验同福达、公元以及其他兄弟企业的优势结合起来,而不是孤军奋战、四面受敌,乐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感光材料工业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千万不要知难而退,作‘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天下大傻事。”去职的老部长掏心掏肺疾与呼,感天动地呀!乐凯公司坚决反对参与这项拉郎配式的合资计划,“坚持中方控股,坚持乐凯品牌,坚持自主经营。”的合资三原则,一个不能少,得到了多方各界的支持,也引起媒体一片赞誉之声。《中国投产报》署名文章,赞之为新合资主义的典型事件之一。中央最终体察民情,同意了乐凯可不参与此项与柯达的“全行业”合资,从此乐凯幸免于难。●陈总、谢公上下求索,奔走呼号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俩及邵总最后一次参加的评审会是1998年8月13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就《乐凯‘九五’规划》召开的。风向在变,时局在变,风雨过后必晴天。乐凯挺直腰杆,顺势而为,求新求变。而享有世界感光材料霸主地位的柯达,在中国煞费苦心地经营了十四年,终因固步自恋,在势不可挡的数字化科技大潮中轰然塌倒,于2012年申请破产保护。为全球提供了一个上百年的国际大公司,从兴盛到衰落的典型范例。柯达吞并乐凯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但被它控股的轻工部属下的几家公司梦醒已晚,全盘皆输了。这一切,陈总和谢公在有生之年已看见已释怀。乐凯后继有人,品质基因得以传承。目前公司已基本完成企业转型,形成三套马车,四大板块,五地一体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经过急风暴雨的洗礼的乐凯人,锤炼得更坚强更智慧,群星闪烁,前途一片光明。谢公,你捧一颗君子心來,怀一腔乐凯情去,乐凯人会牢记前辈的奉献和功德。我们似乎看见你迈着稳健优雅的脚步,追随尊敬的先领导卢老,陈老而去了!你谦恭地回眸一笑,向深爱一生的乐凯和亲友们告别。谢公,你一路走好——走向永恒!

    了解更多
  • (二等奖)青山遮不住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0.12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七月,十七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背着大包小包到了内乡山里,在当时的干部处报到。大家统一吃住在山里的招待所内,计划在整理、涂布、片基三个车间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这是当年我厂招聘的一批大学生,他们大部分是学化工、机械专业。这里面就有我——一个刚出校门、怀着理想到化学工业部第二胶片厂工作的女孩子。初来乍到我们并不相识,第一次进山,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和神奇,七月山外骄阳似火,山里仿佛春天。年轻人的好奇心处处显现,有人是首次见到真正的大山,充满欣喜;有人明明是理科生,但还总时不时发出富有诗意的赞美;有人性格沉静内敛,静静地欣赏;当然,也曾有过刚刚大学毕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的激情……大家首先在整理车间实习,正赶上厂里一年一度的大检修,分到明包、暗包组,一个个穿着拖鞋,卷起裤腿,打扫卫生;生产恢复正常后,看着经自己亲手包装的成品,第一次体会到上班的滋味:劳动光荣!在涂布车间,我们分别被分配到乳剂班和补加剂班进行跟班实习。当时的白天秋高气爽,但上夜班时的山路真有点渗人,几个女生总是结伴前行。山内招待所距离涂布车间有一段距离,男同胞们很绅士,又有点羞涩,默默地做着护花使者,几位女同胞对此都心存感激。到片基车间实习时全是明室,当我们看到经过一道道工序变成的片基成卷出来时,感觉真神奇,也为自己曾经为生产出力而感到自豪。在山内实习半年,大家逐渐熟识,也深深地爱上了大山。我们的工厂处在一个天然氧吧之中,周围全是绿色,忘不了山里的游泳池、晚上放映的露天电影,那是全厂孩子们的天下;忘不了灯光球场上我们曾参与的排球赛,仿佛还能听到啦啦队热情的欢呼声,那儿也是职工家属们晚饭后的乐园;忘不了山里纯朴的大爷大妈们,慈爱的眼神中仿佛我们都是他们自家的孩子;忘不了曾经卤肉摊上两毛钱一块的猪肝,厂门口野生的猕猴桃,那里的环境,那里的山货,山里的一草一木仿佛还在眼前……这是一段内化于心、血脉相连的亲情记忆。尽管这里经历了“险峰化工厂——燃料化学工业部第二胶片厂——化工部第二胶片厂——IM体育官网胶片集团第二胶片厂——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称更迭,但厂里人仍然亲切地称之为“二胶”。1991年7月的二胶厂,产品仅有YZ-600、YZ-800等少数几种类型……二十六年弹指一挥间,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辖属的大型国有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印刷影像信息记录材料科研生产基地,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具有印刷胶片、胶印版材、柔性树脂版和PCB胶片生产能力,全方位为印刷业服务的国有大型企业。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二十六年了,当年毕业的学子们早已过了不惑之年,但我们为华光奉献的青春永远无怨无悔。

    了解更多
  • (二等奖)甲子一轮又起航
    作者:常梦礼 发布时间:1970.01.01

    创业篇打开乐凯尘封的历史画卷,找到那值得永远铭记的一天。那是1958年的夏天,第一

    了解更多
  • (二等奖)中国胶卷之王的风雨历程
    作者:谢宗扬 发布时间:1970.01.01

    引言1995年8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第50届世界统计大会上,国家统计局授予乐凯胶卷为“中国胶卷之王”的荣誉称号。这是中国感光材料行业中被授予的首个名牌

    了解更多
  • (二等奖)情书
    作者:何佳 发布时间:1970.01.01

    这是一封写给你的情书,以此诉说我与你相识的过往。午后的阳光,摇曳的风铃,奶奶总会摇着蒲扇给我讲有关你的事情。那些我似懂非懂的故事,那些我不曾听过的经历,让我对你充满好奇。我想了解为何你拥有使人为之奋斗的魅力,我想知道为何你具有使人挥洒青春的动力,我想明白为何你能有使人鞠躬尽瘁的魔力。那时的你,在我脑海里是想要探索的未知,也是我今后唯一

    了解更多
0312-7923001

产品咨询

*
*

Copyright - IM体育官网app下载手机端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13815号

XML 地图